每經評論員 賈運可
3月4日晚間,(SZ300735,前收盤價34.50元,市值264.79億元)一則重磅公告在資本市場激起千層浪,公司擬支付現金約7.33億元,購買All Circuits S.A.S.(以下簡稱AC公司)100%股權、TISCircuits SARL(以下簡稱TIS公司)0.003%股權,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。
從積極麵看,光弘科技此舉無疑是在向汽車電子領域的縱深地帶發起衝鋒。AC公司在歐洲乃至全球汽車行業的EMS服務領域,算得上是有頭有臉的角色,積累了深厚的行業資源,與眾多知名客戶構建起了穩固的合作關係。光弘科技作為華為在消費電子和汽車電子領域的供應商,近年來一直在汽車電子賽道發力,此次若能成功將標的收入囊中,不僅能進一步豐富自身產品類型,還能借此快速推進全球化產業布局,擴大在歐洲、美洲、非洲等地的業務版圖,提升服務全球客戶的能力。
然而,在這場看似前景光明的收購背後,卻隱藏著諸多不確定性,尤其是交易對方未設置業績承諾這一關鍵問題,猶如高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。從AC公司過往業績來看,2022年淨利潤為1550.71萬元,2023年增長至5409.16萬元,可到了2024年上半年卻急轉直下,陷入虧損1881.09萬元的困境。在沒有業績承諾的情況下,光弘科技難以精準預估AC公司未來盈利能力,收購後能否實現盈利、盈利多少充滿未知。這使得7.33億元的收購價格是否合理存疑,一旦AC公司後續業績不佳,光弘科技的盈利能力恐受牽連,股東回報也會大打折扣。
不僅如此,缺乏業績承諾這一約束,交易對方在後續整合過程中配合度或許會大打折扣。光弘科技要將AC公司納入麾下並實現高效協同,本就麵臨文化差異、管理理念分歧、人員融合難題等諸多挑戰,沒有業績承諾“兜底”,這些整合風險無疑會進一步加劇,最終可能導致協同效應無法充分發揮,影響公司整體運營效率。
光弘科技自身同樣麵臨壓力。2024年前三季度,公司營業收入雖同比增長49.91%,達到51.78億元,但歸母淨利潤卻同比下降37.37%,為1.49億元。此時拿出7.33億元現金進行收購,對公司資金安排是個不小的考驗,可能造成短期資金緊張。並且,收購完成後,還需應對海外業務管理問題,對當地企業文化、法律法規、商業慣例以及工會製度等都需時間摸索適應,管理和運營難度將顯著提升。
光弘科技擬7.33億元加碼汽車電子業務這一決策,機遇與風險交織。公司若想在這場收購中化險為夷,後續需在交易細節處理、資金合理調配、整合策略製定與執行等方麵下足功夫,方能在汽車電子這個充滿機遇的市場中站穩腳跟,實現業務的跨越式發展。廣大投資者也需擦亮雙眼,密切關注交易後續進展及公司經營變化,審慎做出投資決策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